记者 张玲 摄影/曹玉坤 赵鸿秀 王建平 陈 礼 周 俊 田孟哲 李自海 吕 杰 安建鹏
累计投入资金26.2亿元,实施教育类重点项目61个,新建职教中心、张掖三中、前进小学和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幼儿园等中小学、幼儿园14所,改扩建张掖一中、二中、四中和北街小学、西街小学、民族幼儿园等中小学、幼儿园75所,城区学位、园位分别增加8830个、3770个……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亮出了近年来甘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单”。
(相关资料图)
从城市到乡村,幼儿园造型独特、充满童趣;中小学特色鲜明、错落有致;职教中心产教相宜、蓄势待发……一所学校就是一座地标建筑、一所校园就是一道靓丽风景,师生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成了甘州区“高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甘州区深刻把握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一优化五优先”原则,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铸魂育才、优质均衡、促进公平,着力推动教育领域改革攻坚,全区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师队伍不断加强,服务保障有力有序,各类教育高标准协调推进,“甘州善育”“甘州优学”品牌成效显著提升。
让孩子幸福“起跑”
近日,走进甘州区第八幼儿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室外公共活动区域做游戏,他们在宽敞的户外场地上尽情奔跑,欢笑声洒满整个校园。
“这所公办园硬件设施好,幼教理念科学,且保教费、伙食费加起来一个月还不到1000元。在家门口能上这么好的幼儿园,我们感到特别满意和放心。”一位王姓家长欣喜地说。
2019年9月,全国二孩政策后出生的首批孩子进入幼儿园,当时甘州区城区只有5所独立公办园,“上公办园难,上民办园贵”一时成为群众的心病。
为尽快补齐学前教育短板,甘州区及时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优先满足教育用地、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配置教育资源、优先加强教育力量,为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五年来,先后建成投用区五幼、六幼、七幼、八幼、九幼等高标准公办幼儿园5所,改(扩)建区三幼、南关幼儿园等公办幼儿园2所,新增公办园位332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骤然提升至60%以上。特别是2022年,区七幼、八幼、九幼同时建成招生,创造了甘州教育发展史上的“甘州速度”和建设新高,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赞誉。
“在不断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的同时,甘州多管齐下抓好民办幼儿园扶持,至目前已完成小区配套园治理23所,建成民办普惠园36所,普惠率达96.38%。”甘州区教育局副局长赵晶介绍道。
如今,放眼甘州,最美的建筑在幼儿园,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给老百姓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幸福感和踏实感,甘州人无不赞叹:“孩子在这里上学真是好!”
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宽敞明亮的教室、色彩斑斓的塑胶操场、绿意盎然的校园环境……金秋时节,走进甘州区各中小学校,温馨舒适的校园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记者在北街小学看到,新修建的综合楼已竣工,整个校园建筑楼群规划科学合理,学习区、运动区互为一体,崭新的综合楼内有美术教室、音乐教室、机器人教室、心理健康教室等,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优质平台。
“过去为了解决大班额的问题,我们只能借用张掖四中的教室上课,随着1946平方米的综合楼投入使用,四百多名六年级学生回到了母校。”北街小学校长冯国梁欣慰地说道。
同样,欢笑也挂上了张掖一中师生的脸颊,区上投资1682万元,使张掖一中落户火车站片区,不仅填补了该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空白,优美舒适的环境,齐全的基础设施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舒心的工作学习环境。
而今,在甘州城西,大成学校、思源实验学校相继建成使用,学位基本满足新城区学生需求;在城东,有张掖市第一中学;在城南,南关学校初中部并入育才中学,合并后可容纳4000名初中生就读,前进小学正在加紧建设中;在城北,新建高标准九年一贯制学校——第三中学,建成后将增加学位4000个;在城中,刚刚完成改造提升的张掖市第二中学不仅能够解决高考综合改革“选课走班”教室不足的问题,也为扩大招生规模打好了基础。
甘州区许多居民发现,身边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再也不用为娃娃上学犯愁了”。
在甘州,教育已不单是教育系统的工作,早已成为党委、政府的责任,区上对教育的重视度前所未有:“四年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15.8亿元,几乎是全区前十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总和。”甘州区教育局局长李金铭感慨地说。
据统计,2019—2023年,甘州区通过撤、并、改、建等多种方式,改造学校13所,净增面积18.5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2675个。适龄学生全部就近入学,农村的初中孩子到城区上学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激活教育一池“春水”
“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大家快跟我动起来……”
初秋时节,在党寨镇中心学校,体育教师马金花正在给学生们上体育课,从甘州区劳动街小学下沉到党寨镇中心学校任教已有一年多时间,她希望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释放压力、获得锻炼,并体会运动的乐趣。为此,怎么把课上得更有意思成为她的“研发对象”。
向每一堂课要质量,不断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是马金花根植教学一线的坚守,也是她聘用到党寨镇中心学校后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实行‘区管校聘’以前,有种吃大锅饭的感觉,没有紧迫感和竞争意识。聘用到新的学校后,多了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每上一堂课都要认真准备,才能胜任现在的教学工作。”马金花告诉记者。
据统计,全面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后,甘州区有序推进城乡教师交流轮岗,调整城区学校校(园)长和中层干部40余名,100余名城区教师下沉城乡一体化对口小学、“三区”交流支教,区域内统管统用、科学配置、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有效构建。
为当地教育事业注入源头活水的还有近年来加入教师队伍的“新面孔”。
“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哪一个啊?”在甘州区第七幼儿园,教师朱亚妮在课堂上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朱亚妮自徐州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到当地任教,迅速成长为学校骨干。
像朱亚妮这样通过人才引进和公开招考进入甘州区教育系统任职的毕业生,近三年已有314名,为提高教师队伍补充层次和力度,甘州区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校园招聘、骨干教师引进,吸引重点高校毕业生及公费师范生来甘任教。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成为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
“引才是基础,育才是关键。”据甘州区教育局副局长卢建明介绍,近年来依托“国培计划”“双十百千”等各类专题培训项目,全区深入推进“名师名校”建设,通过邀请34名专家和名师,对305名新上岗教师进行基础理论和教学常规培训,对从教时间较长的教师进行新理念新教法提高培训,对全区500余名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培训,努力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同时,该区还深化职称管理改革,建立“重师德、重实绩、重贡献”的职称评聘新机制,先后设立了“质量奖”“名师奖”“师德模范奖”等奖励项目,四年来对优秀教师奖励累计达600余万元,让奋斗者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
美丽校园人人称赞
走进甘州区大成学校,绿意散落在学校各个角落,随处可见的花卉树木点缀着校园,令人赏心悦目。
“学校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将生态环保与文明教育有机整合,通过一系列的校园课程和活动引导师生共建生态校园。”甘州区大成学校副校长郭自林介绍说。
一组数据佐证了近年来甘州区建设绿色校园所取得的成效:四年累计投入2300万元,在校园栽种各种树木20万棵、种植花卉40万株,校园实现了物种多样化、多元化,全区小学生均绿化面积达11.16平方米,中学生均绿化面积达10.1平方米。校园成了名副其实的“植物园”,成了学生“了解自然,体验劳动,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在省级“智慧校园”标杆校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智能机器人、Mind+可视化编程、3D one打印设计、无人机操作等动手实践的创客教育,则让学生乐享智慧教育资源。
师生不仅享受着教育质量提升的幸福,还享受着别样的关爱。这与该区实施的“平安校园”建设密不可分。
“我们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张掖育才中学老师牟燕说。
如今,一批书香浓郁、现代智慧、绿色健康、平安文明的美丽校园应运而生,全方位提升了教育软实力。“四园”建设已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以‘甘有善育’教育品牌建设为目标,以‘四个校园’建设内涵提升为抓手,按照先规范后特色,由特色创品牌的发展路径,全力提升办学水平,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李金铭说。
厚植教育沃土,书写育人新篇。站在新的起点上,甘州区将以昂首跨越、蓬勃发展的姿态,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